现在约拿说那些崇拜偶像的人离弃了“恩典的主”
——这思想有如晴天霹雳般地临到他,因为上帝对他们的恩典与对他自己的恩典是相同的。
为什么呢?因为恩典就是恩典;如果真的是恩典,那么就表示没有一个人是配得的,所有的人在其面前都是平等的。
有了这样的理解,他又加了一句话:“救恩出于耶和华!”
恩典不是只属于任何种族或任何阶层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并非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配得恩典;它完全与我们的品质或功德无关,救恩唯独出自耶和华!
<p>
在约拿这个自我洞察的祷告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暗示:根据约拿的说法,是什么拦阻了恩典临到人的生命?就是执着于偶像;那么,约拿自己为什么严重地误解了上帝的心和他的旨意呢?答案就是他的偶像崇拜。
他对个人失败的恐惧,他对自己宗教的骄傲,以及他对国家的热爱,三者结合成致命的偶像复合体,让他灵里盲目,看不见上帝的恩典,以至于他不愿那需要恩典的整个城市得着恩典;他希望全城的人都灭亡。
<p>
?种族与恩典<p>种族的优越感和狭隘的文化观不能与福音的恩典并存;它们在本质上就是互不相容、彼此排斥的。
因为人心的本性是自以为义的,所以很自然地就会觉得自己的文化与阶层特色比别人的优越,但是这种自然的倾向,却为福音所抑止。
<p>
在加拉太书第2章中,我们看到保罗为此当面责备彼得。
彼得是犹太人使徒,自幼认为外邦人是灵性“不洁净”
的,不能与他们同桌吃饭。
在古代的文化中,与人一同吃饭代表开放与接纳,因此当保罗见到彼得不愿与外邦基督徒同桌吃饭时,他就责备彼得的种族歧视。
保罗是怎么说的呢?他不是说“你犯了不许有种族歧视的规条”
,而是指出彼得的做法“与福音的真理不合(”
加拉太书2:14)。
保罗的论点是说,对种族的偏见就等于是对救赎恩典的原则的否认;他的意思是说:“彼得,如果我们都相信唯独靠着恩典得救,那么你怎么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继续在种族和国籍上排斥别人呢?要从心里活出福音来!”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彼得是认识福音的,可是他没有在更深的层次上完全被福音所塑造;他没有活出它来。
<p>
勒福雷斯(richardlovelace)在他所着的《属灵生命的动力》(thedynamicllife)一书中说:那些没有将安全感建立在基督里的人,到处在寻找保存属灵生命的方法,想借以支持他们的自信心;然而在他们疯狂的寻找中,他们不只紧抓着自己身上那些少许的能力和公义,而且也执着于自己的种族、政党、所熟悉的社会和教会模式、文化等等,把它们当作是自荐的方式。
他们穿上文化的外衣,仿佛它是一件盔甲,能防备自我怀疑,可是它却变成了精神上的紧身衣,紧裹着身体而无法脱下,除非他们能对基督拯救的工作有完全的信心。
<p>
约拿在鱼腹中开始了解他所错失的,以及他为什么那么反抗上帝原先的呼召。
约拿被呼召去向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传讲恩典,但是他自己还不明白那个恩典。
当他鼻青脸肿地谦卑下来时,他就开始认识真理了:救恩是一种恩典,是人人可得的。
当他开始明白这一点时,他的文化偶像就被除去了;这时大鱼将他吐在陆地上,先知约拿就有了另一次机会。
<p>
?令人震惊的结局<p>
耶和华的话?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
往尼尼微?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
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约拿进城走了?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的到?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
)……于是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
这事约拿?大不悦,且甚发怒。
(约拿书3:1-5,10;4:1)<p>
皮皮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属灵书籍电子版》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