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说网

第47章 皇帝观阅兵

趁此闲暇时间,铁牛想给您说说阵法那些事。

提起古代战争,很多人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电视剧里各种打打杀杀相互冲阵的战争场景。但的,恕我直言,这些影视剧展现的战争,根本就不叫战争。不叫战争叫什么?铁牛斗胆说真话,那叫群殴,就是街道上两派混混打群架。实际上,中国古代两军作战,并不是散兵游勇式的群殴,而是非常讲究战场上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进退和协同作战。由此产生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词——阵法!

您一定想问,何谓阵法?铁牛先告诉您,什么是阵?所谓“阵”,就是古代军队在投入战斗时,根据地形条件、敌我实力、军队特点等具体情况而布置的战斗队形,从基础的一兵、一伍、一列开始,一直到全营全军,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纵横”。简单来说,所谓阵,就是各种战斗队形的排列组合。而把这种战斗队形排列组合画在图上,就是阵图。

其实还是没有说清什么是阵法?那我告诉您,阵法就是冷兵器时代一种战斗队形的配置。阵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活动,上古传说中黄帝就发明了阵法。当然大发明家黄帝的事多是些神话故事,大家听听就得了,千万别当真。中国阵法首次见于文献记载是在春秋时期。《左传·桓公五年》记载,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郑庄公在郑国军队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进攻型阵法——鱼丽阵。鱼丽阵的出现,就拉开了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战争中登台亮相的序幕。在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中,已经出现了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等八种阵型。后来诸葛亮就是在孙膑八阵基础上创造了鼎鼎大名的八阵图。可惜古代没有版权意识,不然的话,诸葛亮也是要向孙膑买版权的,孙膑才是原创。

此后历朝历代的名将们非常注重阵法,据《唐李问对》记载,大唐军神李靖对唐太宗直接说道:“臣尝教士,分为三等。必先结伍法,伍法即成,授之军校,此一等也。军校之法,以一为十,以十为百,此一等也。授之裨将,裨将乃总诸校之队聚为陈图,此一等也。”李靖还在诸葛亮八阵图的基础上,编练了六花阵。就是军队统率的中军居中,中军周围分布前军、左军、左虞侯军、后军、右军、石虞侯军。六花阵尖有二十五种变化。由此可见,熟练的掌握阵法成为一个将领的基本素质之一。

到了宋朝,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自身又缺乏足够的数量的骑兵,为了在平原上以步兵主力抗衡游牧民族的骑兵,于是非常重视阵法。宋朝缺骑兵缺到什么程度呢?骑兵只占全军总数的七分之一,就这样还有十分之三的骑兵无马,甚至严重时高达十分之八的骑兵无马。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缺到何种程度。而且宋马普遍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据记载,当时,宋马158米已经算罕见的大马了。而宋是历朝历代中最重视阵法的朝代,但又由于皇帝的遥控制约,宋的阵型却逐渐趋于保守。阵图更是成为宋朝军迷神器,但也就是从宋朝开始,阵图成为了武将们的镣铐,阵图被妖魔化了。因为宋朝武将统兵作战,基本都是带着皇帝给的阵图,布阵作战,宋朝武将从走上战场的那刻起,就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从一开始,他们的指挥权就大受影响,而剥夺他们指挥权的正是皇宫里的大宋皇帝。说起来,宋朝皇帝坐在宫中,指挥前线将领作战素有传统。据《武经总要》记载,宋军常用阵法有常阵、平戎万全阵、前阵、东西拐子马阵、无地分马阵、拒后阵、策殿后阵、本朝八阵等。

首开此风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这哥们武将出身,不过他军事生涯其实并不长,独当一面,领军作战的机会其实少得可怜。可能赵匡胤觉得不过瘾,这没体现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于是他当上皇帝后,同时兼任起了大宋王朝总参谋长,最喜欢给前线将领出出主意。

建隆四年(963年)正月,赵匡胤命慕容延钊和李处耘领军收复荆湖。李处耘出发前,赵匡胤就“以成算授之”,这是赵匡胤首次以参谋长身份,开始在宫中指挥前线将领作战。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派遣两路大军发动灭蜀之战,战前他把东路大军主帅刘光义拉到一幅地图面前,为大军制定作战计划。刘光义充分领会了赵匡胤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按赵匡胤计划来作战,果然轻松取得大胜。此后赵匡胤屡屡为前线大将,“以成算授之”、“授以方略”。

当然有像刘光义这样认真执行赵匡胤作战计划的,也有擅自做主,违背赵大参谋长指示的。比如,开宝三年(970年)六万契丹铁骑又来定州打草谷,当时赵匡胤命田钦祚率兵北上御辽,并习惯性的授予作战方针。但田钦祚违背了赵匡胤的指示,最后打了一场教科书般的突围战,留下“三千打六万”的神话。而赵匡胤也没对田钦祚战前违命之举有任何处罚措施。

事实上,赵匡胤指挥才能还不错,几次遥控指挥,事后都证明了他的正确性;而且赵匡胤也深谙“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道理,他不仅不束缚前线将领的自主性,有的时候还帮大将树立权威。比如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攻灭南唐时,对主帅曹彬说:“南方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也。”,而且还给了曹彬尚方宝剑——“副将以下,不用命者斩之。”,给了曹彬很大的自由和权力。

因此,赵匡胤这个参谋长并没有削弱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手下将领都有亮眼的发挥。赵匡胤死后继位的宋太宗是个“不知兵”的读书人,但他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自己是个不世出的英明神武的统帅。偏偏他既没继承哥哥的心胸气魄,也没继承哥哥的指挥才能,却继承了哥哥的参谋长本性。更要命的是,宋太宗对武将猜忌之心非常重,他曾公开宣称:“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外患不可怕,可怕的是武将,武将要造反,那就麻烦大了。瞧瞧这话,这是人话吗?当然宋太宗对武将的猜忌之心不是没有来由的,宋太宗本身就是在争议中继位,“斧声烛影”的传闻成为他一辈子的心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P小说网【pbook.net】第一时间更新《梁山不老》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