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气氛稍微缓和了一点之后,胡文霆接着说道:“陛下你先收拾一下心情,接下来我还要说一件最最最紧急的事情,可以说片刻都不能耽误的。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目前陕西那边应该已经出事了,所以你要马上通知那边的军队做好相应的准备,尤其是延安府附近的。” 这时,王承恩插嘴问道:“公子爷说的那些流民的事吧?” 胡文霆点了点头之后问道:“怎么?消息已经传到京城了?” 王承恩先是看了一眼朱由检,在得到允许之后,就开始回答胡文霆的问题:“回公子爷,万岁爷已经封曹文诏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负责清剿这些流民。” 曹文诏这个人,在后世的各类野史中有比较多的记载,因此胡文霆了解得比较多的,对他的印象也很好。 于是就对朱由检说道:“陛下这个人选安排得非常好,关键是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彻底,我不妨告诉你,大明的掘墓人就出在这些流民当中。所以事情的轻重缓急,陛下应该心中有数了吧。 因此,我同样建议陛下,不管其它地方出了多么紧急的情况,在曹文诏没有彻底稳定住陕西那边的局势之前,千万不能把他调离。 还有为了避免被其他人牵制,陛下最好能授予曹文诏临机专断之权,在关键时刻他可以不听那些上级文官的瞎指挥。 还有就是要采取剿抚并重的策略,尽量为大明保住一些有生的力量,在这方面,估计曹文诏一个武将可能无法做到全面兼顾。 所以,建议陛下还是尽快起用前几天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孙传庭,这家伙不仅有军事眼光,而且在治理地方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 如果有可能的话,就直接把他放到延安府知府的位置上吧,实在不行,给个同知也可以。 同时,陛下还要分别告诉曹文诏和孙传庭这两人,让他们之间一定要注意密切配合,千万不能因为文武殊途而互相扯皮。” 说完这些内容之后,胡文霆又停下来休息了一会,毕竟他刚从鬼门关回来才几天,身体状况最多也就恢复了一到二成,而他今天跟朱由检所说的这些内容,还是非常耗费精力的。 胡文霆休息期间,王承恩自然是尽心尽力的在一旁服侍着,于是胡文霆就笑着对王承恩说道:“王公公,实在是有劳您了啊,等我身体彻底恢复之后,一定好好的回报你。” 王承恩也笑着说道:“公子爷太客气了,您是万岁爷的老师,也相当于是奴婢的主人了,为主人做点事,这是奴婢们的本分,哪还需要主子回报的。” 这时,朱由检笑着开口说了一句:“老师,前面一段时间里,您向朕推荐了好几个人,可却绝口不提您自己在官职方面的事。您现在既然已经完全来到了大明,总不能就这么无名无份的待着吧?” 胡文霆笑着说道:“你这个皇帝不是已经认我做了老师吗?” 朱由检摆了摆手说道:“那只是朕在口头上对您的称呼而已,只能表明朕对您的尊重和信任,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官职。 您无名无份的,朕今后每次想见您,都得让大伴偷偷的进行安排,这也太不方便了,因此,朕想给您安排一个官职,方便您今后进宫来给朕出谋划策。” 于是,胡文霆就微笑着问朱由检道:“那陛下打算给我安排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 朱由检想了一会之后说道:“老师您目前在大明还没有进士功名,因此不好给您安排职位太高的文官,可安排一个级别太低的文官官职,也不方便您随时进宫来找朕。 要不老师您就委屈一下,当个武官吧,武官的官职没有文官那么多规矩,朕想给您安排一个级别比较高的职位,也不会招来太多的反对声音。” 胡文霆苦笑着对朱由检说道:“陛下,你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像一个武官吗?” 朱由检不以为然的说道:“朕又不是真的要让老师您去带兵打仗,就是挂个名而已,没那么多讲究的。” 随后,朱由检问一旁的王承恩道:“大伴,你给朕出出主意,给老师安排一个什么官职比较好。” 王承恩马上就回答道:“万岁爷,您给公子爷安排职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他随时进宫见您。而见您最方便的就是两类人了,一是我们这些奴婢,二是万岁爷您的亲军锦衣卫。” 朱由检一拍脑袋说道:“对啊,锦衣卫是朕的亲军,里面的人员安排朕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大伴,你再说说,给老师在锦衣卫里安排个什么职务比较好。” 王承恩这次是想了好一会之后,才开口说道:“奴婢的意见是,让公子爷担任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从四品,不大不小,不太会引起外朝中太多人的注意。” 朱由检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为什么不能给老师安排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或者指挥佥事之类的职位,那不是级别更高一些吗?” 胡文霆接过话头笑着说道:“陛下,从四品的官级别还不够高,你要知道,我前世奋斗了十多年,在升迁非常顺利的情况下,也才达到这个级别。 而我来到大明之后,在寸功未立的情况下,就能得到一个从四品的官职,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然后,胡文霆又转头问王承恩道:“王公公,南镇抚司是干什么的呀?嘿嘿,据我从史书上了解到的内容,锦衣卫留给人们的印象可不太好哦。” 王承恩又是看了一眼朱由检之后,才笑着对胡文霆说道:“公子爷说的有一定道理,一些锦衣卫人员仗着自己是天子亲军的身份,确实干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而南镇抚司就是专门负责锦衣卫内部军纪和刑罚的,因此,小的提议公子爷来担任南镇抚司镇抚使一职,就是希望公子爷您能帮万岁爷管教一下这帮兔崽子。 同时,也只有公子爷您这样的身份才能镇得住那帮兔崽子。” 胡文霆笑着说道:“这倒和我后世干过的工作有些相象。” 王承恩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对了,公子爷,除此之外,南镇抚司还负责着另外一项工作,那就是军匠档案管理,这些军匠都是负责武器研制的。 而公子爷您又着超越常人的见识,相信这些工匠在您的指挥下,一定能研制出威力更大的武器,这不也是能为万岁爷增加一分助力吗?” 胡文霆笑着对王承恩点了点头,然后对朱由检说道:“行吧,陛下,那就这么安排吧。” 说完自己的事情之后,胡文霆又想到次年就要发生的大凌河之战,以及伴随着大凌河之战发生的登莱兵变,这两件事再次给已经危如累卵的大明局势往灭亡的深渊大大的推了一把。 有的史书上更是评价说,随着在大凌河战役中,大明方面的完败,直接敲响了大明覆灭的丧钟。 而胡文霆在军事方面的素养却是基本上是属于空白,他所能做的最多就是根据后世史书上记载的战役结果,以及后人对此战役的一些分析,向朱由检提出一些相应的避免重蹈覆辙的建议而已。 想要让他帮忙制定出一个让明军在此战役中获胜的用兵方案,别说胡文霆没这个能力,就算他有这个能力制定出完美的作战方案,那么接下来明军方面是否能严格按照方案执行,也是让人怀疑的。 想到这里胡文霆心里有些焦躁起来,心想,就算自己是从后穿越过来的,对很多事情的结果都预先知道,可那又能怎么样?他能让明军在这次战役中反败为胜吗? 答案是基本上不可能,胡文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大明方面减少一些损失而已。 就像前面告诉朱由检的一些安排一样,出发点还只是落在让大明暂时缓一口气上面,而不是让大明立刻翻身。 因为到了崇祯朝的大明,就如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气息奄奄。国家的肌体疲惫不堪,昔日的辉煌不再,犹如落日的余晖。 朝廷内部腐败严重,官员们贪污成风,地方势力割据,民不聊生。经济衰退,财政空虚,犹如一个无底洞,吞噬着国家的财富。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边境烽火不断,外敌虎视眈眈。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如今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胡文霆虽然有帮助朱由检重振大明的决心,但面对如此局面,也有些感到力不从心。 他犹如一位疲惫的医生,竭尽全力地想要治愈这个久病的国家,但在面对各种旧病尚未治愈,而新病又开始不断出现的局面,胡文霆开始焦躁的抓起了自己的头发。 看到胡文霆痛苦的样子,王承恩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但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 最后还是朱由检开口询问道:“老师,是不是遇到特别麻烦的事情了,要不您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胡文霆点了点头之后,就把明年八月即将发生的大凌河之战说了一下。并把自己从史料中了解到的一些相关信息,一一向朱由检进行了讲述,并向朱由检提出建议,再召集专业人员进行一次讨论。 一是讨论一下大凌河到底要不要筑城;二是如果要筑城的话,如何避免将来悲剧的发生。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既然胡文霆已经从史书中知道了皇太极来攻打大凌河城的具体日期,那么直接让大明方面提前开始筑城,争取在建奴来攻城之前完工不就得了,然后同时在城内提前储备好足够的粮草,这样就不怕建奴的围点打援战术了。 实际上这是想当然的说法,要知道,皇太极也是不停的派人前来侦察相关情况的,他就是要趁大凌河城修到半拉子的时候发起进攻,因此一旦大明方面的进度有变,建奴方面的进攻时间也会随之进行调整的。 为了引起朱由检的足够重视,胡文霆还把史书中记载的大凌河之战的大致经过以及其中的惨况详细叙说了一遍。 “建奴当时采取的手段是没有急于攻城,而是采取了挖壕沟、建围墙的方式,开始长期围困大凌河城,给城里的军民制造心理压力。 这使城内的官兵和百姓们感到了绝望,粮草严重不足,城墙上的守卫不断目睹后金军挖壕沟的场景,心头充满恐惧。 为了生存,他们多次尝试突围,却都遭到后金军的击退,只得将希望寄托在援军的到来上。 建奴方面采取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引诱明朝方面派兵增援。结果如他们所料,在此期间,明军不断派兵增援,但都在建奴方面的围攻下相继覆没。 大凌河城内,饥荒愈演愈烈,人们不得不吃马肉,甚至不得不食人肉。最初,是战死士兵被吃掉,接着是百姓民夫,城内的商户也无法幸免。城中的白骨成了柴火,烹饪食物的材料,血腥气息令人胆寒。 尽管建奴方面多次写信劝降,但城内的三万余人依然坚守。他们认为,如果投降,就会面临被屠城的命运,而饿死则可被视为烈士。于是,城中一直坚决抵抗。 最后一次,明朝方面派来了四万多人的增援军队到达了大凌河城,并携带着能够克制骑兵的战车。他们与建奴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交战,起初战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遏制了八旗军的冲锋。 然而建奴方面用几十门大炮齐射,直接轰击明军战车部队,造成了明军的混乱。建奴军队趁机冲击明军本阵,导致明军方面无奈地发动了火攻,但这时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混乱,败局已定。 最终明军方面众多将领一同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被建奴包围,大部分明军将领被生擒,只有少数人幸运地逃出重围。 随着第四次援军的全军覆没,朝廷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救援,因为明军经过数次的救援失败之后,其在辽东的精锐已经十去其七。 在这场战斗中,大凌河城的三万军民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仅有一万一千余人幸存但却全部被俘。” 听完胡文霆的讲述之后,朱由检在痛苦的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开口问道: “老师,咱们先不讨论战术方面的问题,您用后人的眼光,从战略层面上来分析一下,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辽东的局势才是最合理的?” 胡文霆朝朱由检点了点头之后说道:“陛下,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具有的眼光,一切都要从大局出发。 前面我也说了,打仗我并不在行,但我的优势就是通过相关的史已经准确的知道此战的最终结果,而且还知道此战失败之后,给大明带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大明基本上失去了对辽东大片土地的控制权。 陛下,我前几天曾经对你说过,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利益这两个字来进行的。所以,我们在讨论大凌河筑城是否有必要开展的时候,首先要计算一下,我们的投入产出比。 简单的说,就是在大明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最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陛下,我来直接告诉你答案,你费尽心机,四处筹钱支援给辽东方面之后,得到最多利益最多的却是辽东的那帮将领们。 他们除了在军饷方面上下其手之外,你拨付给他们的物资,又有多少真正用到建设上面。他们不把这些物资转手倒卖给建奴方面,就已经算是烧高香的好事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这个大明皇帝,是其中最大的一人冤大头,扮演的就是一个出钱、出力却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 说完这些之后,胡文霆的情绪逐渐开始冷静下来,思路也逐渐开始开阔起来,他想起了后世开国领袖那些高瞻远瞩的军事理论。 于是,胡文霆接着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把拳头先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大明如今的形势下,先不要想着在辽东方面能有多的大作为,而是尽量稳住那边的形势,要尽量避免一些过于冒险的行动,以便让辽东方面仅有的一些军事力量得以保存下来。” 听到胡文霆的这个提议之后,朱由检忍不住插嘴问道:“老师,虽然朕完全相信您的眼光,以及您所做出的安排肯定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朕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话会不会不太好啊?大明的数千万子民们,又会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 胡文霆淡淡的一笑之后,开口说道:“还是我前面对你说过的那句话,‘欲带其冠,必承其重’,对于整个大明在战略方面的安排,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是不可能明白,也是看不到这么长远的。 但皇帝你不一样,作为一国之君,你必须有更加长远的目光,你要为整个大明以及大明今后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作出全面的考虑。为了大明的将来,你这个大明的皇帝为此暂时承担一些骂名,又有何妨呢? 你也知道,朝中的很多的大臣都是和辽东那边有着利益联系的,比如在往辽东拨付军饷和物资的时候,他们可以从中克扣下很大的一笔,他们中一些人还会深度参与到辽东那些将领们的走私生意当中。 因此,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鼓动陛下你在辽东方面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行动,好给他们带来牟利的机会。 皇帝你需要做的就是,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稳妥主张并把它强硬的推行下去,一切都等要等到大明有了相应的实力之后再说。 如果在口头上实在说不过他们,你就跟他们耍流氓。总之,你不能被他们给画的大饼给迷惑了。 嘿嘿,在我们后世有句名言叫做:人若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如果一些大臣以死来威胁皇帝你,你就让他死去好了,离了他们几个,难道大明就不转了? 在合适的时候,就算他们不去死,皇帝你都要出手帮他们一下,让人给他们送上痛快的一刀。 当然了,因为你目前的实力还不够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做得太过火,物极必反的道理我想皇帝你肯定比我还懂。” 在胡文霆的不断打气下,朱由检身上的少年血性又被彻底激发出来了,他握紧了拳头对胡文霆说道: “老师说得对,朕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处处受他们的制约呢?朕一定要立场坚定的跟他们争一把。 反正朕现在也已经知道,如果不按照老师您的建议来执行,最终也是会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还不如趁着朕现在还能作一些主的时候,任性上一次。” 看到朱由检在自己的谆谆诱导之下,思维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胡文霆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下子,朱由检更是得意了。 而脑子一时拐不过弯来的王承恩,则是思想一片凌乱,脸上带着目瞪口呆的表情,看着这一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P小说网【pbook.net】第一时间更新《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