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小说网

第37章 有仇必报

这下子计划全打乱了! 原本想着桓玄一旦称帝,马上就兴义兵,打他个措手不及的…… 陈望对儿子的失败并未动怒,人无完人,况且他是),平时也从无交往,但此刻桓玄正当拉拢自己之时,他作为桓玄心腹也不会为难自己。 写完给花弧让他命人快马发出。 然后又给冯该写信,命他不必来谯郡,率本部两万人马直接调转方向沿黄河南岸一路向东北,沿泰山北麓东进,在乐安郡南等候自己。 写好之后,派骁骑营亲兵快马传命。 再派人把檀韶、王仲德、沈田子、陈啸四将召来,由檀韶、陈啸镇守谯郡,其他二人点起三万人马,带上五天的粮食,今晚连夜发兵。 最后一道命令也是出征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头疼的一个环节——粮食。 他命人八百里加急到洛阳,由水军都督武壬从黄河上游发船只凑足五万大军一个月所用粮食,向东送至乐安郡附近的黄河岸边。 ————————题外话 普及古代粮草运输知识。 在古代打仗最难的就是粮食运输,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抢敌人的粮食或者老百姓的粮食。《孙子兵法作战篇》讲道: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意思是粮草从敌国补充,这样粮草供给就可以充足。国家之所以贫困就在于打仗时粮草的长途运输,会影响百姓的生活质量。 各种运输方式中以陆运成本最高,孙子曾经说过,如果十万大军转战千里需要有七十万家庭专门供应粮食,按一家五口人计算,平均三十五个人运输供应一名士兵,道理很简单,因为运粮的人和牲畜也需要吃饭。 假如一名民夫推着五百斤粮食供应前线,走一千里路交到部队时只剩二十斤,因为他去的路上要吃二百四十斤,回来也要吃这个数量的粮食。 所以最后士兵连同民夫都需要国内百姓生产粮食供应,这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古代人打仗最喜欢的运输方式就是水运,这也是(本文书)桓温第三次北伐为什么不辞辛劳,大热天的命数万大军放下武器拿起镐头,凿渠开河道数百里的缘故。 另外还有一种供给粮草的方式就是屯田,这里就不啰嗦了。 如果历史题材小说战争方面不考虑粮草运输那就是瞎扯,但过多的描述粮草运输与主题又无关,所以在这里声明一下,以后不再赘述。 ——————————书接正题 四十六岁的陈望在十七年后,怀着悲痛欲绝之情和报仇雪恨之心,再一次带兵出征了。 他没有慕容德那么多的鲜卑骑兵,不能像狼群那样千里奔袭,大范围迂回穿插。 他手里的兖州军以步兵为主,只能靠双脚跑步前进和时间赛跑,他就像一只猛虎一样,在山石丛林的掩护下悄悄接近猎物,最后完成致命一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P小说网【pbook.net】第一时间更新《东晋,我来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